建议暂时离开婴儿房,新生儿对声音和光线都很敏感。”陆沉舟转身时,
余光扫到她从帆布包掏出的急救包——里面整齐码着婴儿专用的血氧仪、体温计和生理盐水。
这个细节让他想起昨晚母亲的抱怨:“那个乡巴佬居然要求把消毒锅换成医用级,
还要专用的温奶器,简直蹬鼻子上脸!”深夜三点,婴儿房的应急灯突然亮起。
林晚秋从折叠床上弹起时,正看见小少爷面色发青,
喉间发出“咝咝”的喘鸣——是急性喉炎!前世这个场景发生在三天后,
那时她正因“偷钱”被保安带走,等陆家人发现时孩子已呼吸困难。“陆先生!
”她扯开婴儿包被,迅速将孩子呈飞机抱托住,指尖精准按压天突穴,“拿生理盐水雾化器!
快!”陆沉舟冲进来时,正看见月嫂半跪在地毯上,婴儿的小身子在她臂弯里轻轻抽搐。
她抬头时眼底布满血丝,声音却冷静得可怕:“已经联系儿研所急诊,您开车走长安街,
我路上做急救。注意别让孩子平躺,保持这个姿势!”在去往医院的二十分钟里,
林晚秋的手指始终按在婴儿的人中和天突穴,每隔三十秒观察一次口唇颜色。
当儿科医生接过孩子时,陆沉舟才发现她的校服衬衫已被冷汗浸透,
后颈处的碎发紧紧贴在皮肤上,却仍在向医生快速汇报:“两点四十开始出现犬吠样咳嗽,
三点十五分呼吸困难,期间做了三次海姆立克急救法,每次间隔两分钟……”凌晨五点,
陆沉舟靠在病房外的长椅上,看着病历本上“急性喉炎,及时抢救避免窒息”的诊断,
忽然想起档案里的资料:林晚秋,32岁,高中毕业,前家政公司普通月嫂,
父亲患有心脏病,母亲早逝——但这些都解释不了她为何拥有堪比儿科医生的急救能力。
“陆先生,”林晚秋的声音从头顶传来,手里抱着婴儿的包被,“宝宝需要每小时观察一次,
我建议您请个轮班护士——”“不用。”陆沉舟打断她,“你继续照护。
”他看着对方眼中闪过的惊讶,忽然意识到自己从未对任何家政人员说过“你”,而这个字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