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学们都对他指指点点,他委屈极了。放在以前,
吴知秋或许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儿子又在外面惹事。可如今重生后的她,冷静了许多。
她决定去学校为儿子讨个说法。到了学校,吴知秋径直找到老师,表明来意。
老师带着她和李强,找到那几个指认李强的同学。吴知秋看着那几个孩子,
和声细语却又不失威严地问:“孩子们,你们凭什么说文具是我家李强拿的呀?
” 其中一个孩子小声说:“因为他平时就调皮,而且那天他离放文具的地方最近。
” 吴知秋听后,耐心解释道:“调皮可不代表会偷东西呀。我家李强虽然有时候不懂事,
但妈妈知道他不会做这种事。你们不能因为这个就冤枉他。”在吴知秋的坚持下,
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仔细寻找,最后发现文具被错放在了另一个角落里。真相大白,
那些同学纷纷向李强道歉。经过这件事,李强看着母亲为自己据理力争的样子,
心中对母亲的埋怨彻底消散了。他意识到,母亲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原则地宠溺他,
但在关键时刻,还是会坚定地站在他身边。李明向来懂事,
可面对母亲突然想要赚钱独立的举动,他也不禁感到困惑。晚饭后,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,
李明看着母亲略显疲惫却又透着坚定的面容,忍不住开口劝道:“妈,您这又是何必呢?
家里虽说不算富裕,但也还过得去,犯不着您这么辛苦。有什么事,咱们一家人一起承担,
您就别再出去抛头露面,受那些累了。” 他的眼神中满是担忧,语气里尽是心疼。
吴知秋停下手中的碗筷,微笑着看着大儿子,轻声说道:“明啊,妈知道你心疼我,
可有些事,妈必须得自己去做。” 李明微微皱眉,还想再说些什么,
却被母亲坚定的眼神制止了。女儿李芳则觉得母亲这样抛头露面摆摊做生意,
实在是有失体统。每次回娘家,一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,她便忍不住唠叨起来:“妈,
您看看村里其他老太太,哪个不是在家享清福,带带孙子孙女。您倒好,
整天在集市上风吹日晒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