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林晓凡直视着老人的眼睛,"这与您有什么关系?""因为那个收藏家手中的照片和材料,
很大一部分原本属于我的家族。"松本一郎平静地说,"而且,
他们可能并不完全理解那些材料背后的真相。""什么真相?"克莱尔忍不住插嘴问道。
松本一郎抬头看了克莱尔一眼,然后转向林晓凡:"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
我想确认一件事——您已经看到了沈如意留下的日记和照片,对吗?"林晓凡犹豫了一下,
点了点头。"那么您应该知道,《华彩》杂志创办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寻找我的姐姐,
松本樱子。""是的,我在祖母的日记中读到了这一点。"林晓凡承认道,"但我不明白,
为什么一个中国女孩要不远万里来美国寻找一个日本人?尤其是在二战后,
中日关系如此紧张的时期。"松本一郎拿起茶几上的威士忌,轻轻啜了一口,
似乎在组织语言。"因为我的姐姐和您的祖母,她们的关系远比您想象的要复杂。
"他放下酒杯,从西装内袋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皮质钱包,
从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。"这是我保存了六十多年的一张照片,
也许能帮助您理解一些事情。"林晓凡接过照片,克莱尔也凑过来一起观看。
照片上是三个孩子站在一栋中西合璧的大宅前:中间是一个大约十岁的中国女孩,
她的左右各站着一个日本孩子,一男一女,都穿着学生制服,看上去像是姐弟俩。
三人手拉手,笑容灿烂。"这是..."林晓凡指着中间的女孩。"是的,中间的是沈如意,
那时她大约十岁。左边是我姐姐松本樱子,十二岁。右边是我,八岁。"松本一郎轻声说道,
声音中带着一丝怀念。"这张照片摄于1937年,在上海。""上海?
"林晓凡惊讶地抬头,"我以为祖母是在香港长大的。
""她的确大部分童年时光都在香港度过。"松本一郎点头,
"但从1936年到1938年,她随父母住在上海。
当时我父亲松本健二是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的外交官,负责文化交流事务。